食品企業如何解決菌落總數招標問題
發布時間:2018-03-24近年來市工商局在流通領域食品抽檢中發現多數產品出現菌落總數超標現象,菌落總數測定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及其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食品作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菌落總數的多少標志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人如果進食菌落總數超標的食品,容易引起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
食品出現菌落總數超標原因除去產品本身在生產工藝中的衛生問題外,還有就是在內包過程中被污染。小型企業對于內包車間的衛生管理缺乏一定的認知,認為內包材比較少,可以用柜子上鎖加裝臭氧消毒機來解決,內包裝間與外包裝間用傳遞窗,外包材不可進內包裝間來避免細菌感染。這樣的做法確實正確,但是缺忽視了其他感染源。
一般內包車間衛生要求空氣:沉降菌/皿小于等于30個,工作臺表面:細菌總數小于等于100個/平方厘米,工人手表面:細菌總數小于等于100個/平方厘米,大腸菌群陰性。這樣的衛生條件在無人的情況下,很容易就完成,采用紫外線殺菌,臭氧殺菌即可。在實際包裝過程中,企業員工的各項衛生因素均會打破此規定,這樣就導致了食品在內包車間內產生二次污染。
要避免這種二次污染,采用傳統的紫外線與臭氧殺菌均不可采用。紫外線殺菌屬于靜態消毒方式,開啟紫外線燈時,全部人員應該離開消毒現場,以免造成人體傷害;臭氧殺菌屬于靜態消毒方式,高濃度的臭氧可以老化橡膠,使銅片銹蝕,但臭氧作空氣消毒時,并非使用純臭氧,又具有極易分解的特點,況且一般為間斷使用,故不易產生對環境設備的損害。用臭氧消毒空氣,必須是在人不在的條件下,消毒后至少過30分鐘才能進入。
重慶某食品行業負責人推薦使用殺菌技術對于內包車間進行消毒。NICOLER殺菌設備的原理為:通過特殊的脈沖信號使得發生腔產生逆電效應,生成大量的殺菌因子,整個殺菌過程只需0.1秒,使生產車間的環境保持在相對的“無菌無塵”狀態。在對車間消毒時,人可同時在車間內工作,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所以,該種消毒技術也稱作“食品動態殺菌機”。
殺菌技術近幾年來逐漸被食品企業認可的一種殺菌方式。該設備在工人工作的同時,可以同步對空間空氣殺菌,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使得經高溫后基本無菌的食品半成品,流轉至冷卻、挑選、包裝及灌裝等環節時,有效降低或避免這些空氣中含有的微生物附著在食品表面,再次污染食品,有效提高車間空氣和食品衛生質量。極大的避免了食品企業在檢測中出現菌落總數超標的現象。
上一篇:怎么選擇傳遞窗
下一篇:微生物檢測要進潔凈室